近年来,我市立足自然资源禀赋,将特优高效种植、特种健康养殖、特色生态休闲确立为农业三大特色产业,着力推进优质稻米、小龙虾、规模畜禽、螃蟹、绿色蔬菜等地区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,取得显著成效。
一是聚焦特色产业打造重点产业链。围绕稻米、蔬菜、生猪、家禽、小龙虾、种业等六大百亿级产业,以及食用菌、中药材、休闲农业等成长型产业,重点发展种业。通过《淮安市种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等政策引领,种业龙头企业与市农科院合作,育成“淮麦”“淮稻”等102个农作物新品种及“新淮猪”等种猪新品种,种子对粮食生产贡献率达40%。
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强化产业链发展根基。淮安与南京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,攻克种业关键技术,推广测土配肥、稻绿轮作等技术,提升稻米品质。率先启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,实施生态鱼池改造,推动农业从“产量农业”向“绿色生态农业”转型。同时,搭建“农技耘”平台,推动科研成果与农业对接,并加强冷链仓储设施建设,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建设,助力农业现代化。
三是发展多功能农业拓展特色产业链宽度。淮安以小龙虾、螃蟹等特色产业为核心,获批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盱眙县依托稻虾共生产业,构建“龙虾+”全产业链,形成“一带二核三区”功能型产业链。金湖荷花荡景区结合荷田资源,打造全国科普教育基地,推动农业功能多元化。
四是通过品牌赋能提升产业链价值。打造“淮安大米”区域公用品牌,获“中国驰名商标”等多项荣誉,推动稻米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。特别是“盱眙龙虾香米”品牌,依托稻虾共生模式延伸龙虾产业链,带动粮食、食品、生态安全提升,增加农民收入。龙头企业通过标准化管理将良种、种植、包装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,扩大稻米产业链厚度,提升产品增值空间。